搜索
正體中文
  • English
  • 正體中文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Deutsch
  • Español
  • Français
  • Magyar
  • 日本語
  • 한국어
  • Монгол хэл
  • Âu Lạc
  • български
  • bahasa Melayu
  • فارسی
  • Português
  • Română
  • Bahasa Indonesia
  • ไทย
  • العربية
  • čeština
  • ਪੰਜਾਬੀ
  • русский
  • తెలుగు లిపి
  • हिन्दी
  • polski
  • italiano
  • Wikang Tagalog
  • Українська Мова
  • Others
  • English
  • 正體中文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Deutsch
  • Español
  • Français
  • Magyar
  • 日本語
  • 한국어
  • Монгол хэл
  • Âu Lạc
  • български
  • bahasa Melayu
  • فارسی
  • Português
  • Română
  • Bahasa Indonesia
  • ไทย
  • العربية
  • čeština
  • ਪੰਜਾਬੀ
  • русский
  • తెలుగు లిపి
  • हिन्दी
  • polski
  • italiano
  • Wikang Tagalog
  • Українська Мова
  • Others
標題
文稿
即時播放
 

預言第二九九集—北美原住民的預言:七把火、彩虹戰士與鳳凰的崛起

摘要
下載 Docx
閱讀更多

「你們將透過淺膚色種族的面孔來了解我們族人的未來。若他們戴著手足情誼的面孔而來,後世之人將迎來一個美好的變革時代。[…]若他們帶著武器前來…要當心。若他們帶著苦難來…」

一千多年前,在今天加拿大和美國東北海岸的大西洋沿岸,生活著被稱為阿尼什那貝的原住民群體。雖然通常被翻譯為「原始人」,或「善良的人類」,但「阿尼什那貝」一詞也有「自發的生命」之意。口頭故事講述者稱,當時的阿尼什那貝族「眾多而強大,如果登上最高的山峰,向四面八方望去,也看不到這個民族的盡頭。」

在緊密團結且安排有序的氏族系統中,和睦生活的所有公民都有自己的任務或職責,為民族的更大利益做出貢獻。他們是漿果採摘者、石雕者、獨木舟製造者等等。從大地母親那裡獲得食物的種植者有一個詩意的名字—「創世主花園的守護者」。所有族群之間皆積極交流。

阿尼什那貝族信奉「七祖教義」,即智慧、愛、尊重、勇敢、誠實、謙卑和真理。他們還相信每種生物都有馬尼圖,即靈,負責監督他們在地球上的行動和存在。

阿尼什那貝原住民由數個子群組成,包括奧吉布瓦人(奇佩瓦人、索特人、尼皮辛人、密西沙加人)、渥太華人和波多沃米人。他們擁有共同的語言和文化遺產。此外,隨著時間的推移,阿尼什那貝族還與其他原住民通婚,形成了奧吉—克里人和梅蒂人等族群。

至少六百年來,一則預言透過阿尼什那貝族的守護者傳承流傳下來,預示著他們自己族人的未來,以及「淺膚色種族」的命運,一直到世界末日和可能出現的新世界。這就是「七把火預言」。

這則預言被描繪在一條傳統的貝殼串珠腰帶上,這是原住民創造的「文件」,用於記錄歷史事件,以及原住民之間,原住民與歐洲移民之間的條約協議。

愛德華‧本頓巴奈閣下,又名博德韋維敦,是奧吉布瓦原住民的一位靈性導師,這則預言常被認為是他在一九八八年出版的《米紹米斯之書:奧吉布瓦之聲》中提出的。「米紹米斯」是奧吉布瓦語,意為祖父。從那時起,人們對此訊息的興趣與日俱增,因為這七條預言似乎都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應驗了。

據《米紹米斯之書:奧吉布瓦之聲》記載,這則預言出現在一個和平富足的時代,有一天,七位先知從大西洋中出現,拜訪了阿尼什那貝族,指示他們做好準備,應對即將降臨於他們的土地和族人的一場大災難。每位先知都給了他們一把「火」,即一條預言,其與未來某個特定時間將要發生的事件有關。因此,這七位先知的訊息被稱為「七把火」。

前三位先知告訴阿尼什那貝族,他們必須向西遷徙,離開東北海岸的家園,前往一片新土地,那裡的「食物生長在水上」。否則他們將面臨毀滅。先知們指示族人跟隨他們神聖的「米吉斯」,即一種用於靈性儀式的貝殼,它將帶領他們前往選定之地。

西元九百年左右,一些阿尼什那貝族人聽從了他們的建議,開始向西遷徙,這一事件被稱為大遷徙。在他們的旅途中,神聖的米吉斯貝殼指引他們到達了七個停留地,包括今天的魁北克省、蒙特婁市、尼加拉大瀑布、密西根州的底特律河、休倫湖的馬尼圖林島、蘇聖瑪麗市。明尼蘇達州、德盧斯市的精神島和蘇必略湖的馬德琳島。

阿尼什那貝族一發現「馬努明」,即野米,一種生長在五大湖和周圍淡水水源中的可食用穀物,他們就本能地知道,他們找到了預言中所說的生長在水上的食物。據說他們花了五百年的時間才完成旅程,在北美五大湖地區定居下來。馬德琳島成為阿尼什那貝族的靈性和經濟中心。據說在其鼎盛時期,估計有一萬名原住民居住在該島上。

另一方面,選擇不遷徙的阿尼什那貝族是最先遇到歐洲殖民者的人,這些殖民者在十六和十七世紀航行到東北海岸線的各海岸。在不到兩百年的時間裡,該地區的原住民遭受了巨大的創傷,由於疾病、暴力和衝突,他們的人數從大約三萬人減少到大約三百人。令人傷心的是,他們的命運也應驗了該預言。

第四把火是由一同前來的兩位先知賜予阿尼什那貝族的。

第一位先知說:「你們將透過淺膚色種族的面孔來了解我們族人的未來。若他們戴著手足情誼的面孔而來,後世之人將迎來一個美好的變革時代。他們將帶來新的知識和文章,可與這個國家的知識相結合。這樣兩個民族就能聯合起來,成為一個強大的民族。另兩個民族將加入該新民族,這樣四個民族將組成最強大的民族。你們會知道手足情誼的面孔。若淺膚色種族不帶武器而來。若他們只帶著知識、握手而來。」

一般認為,這「四個」種族指的是紅種人(印第安人)、白種人(歐洲人)、黑種人(非洲人)和黃種人(亞洲人)。

另一位先知說:「若淺皮膚種族戴著死亡的面孔而來,要當心。你們一定要小心,因為手足情誼的面孔和死亡的面孔看起來非常像。若他們帶著武器前來…要當心。若他們帶著苦難來…他們可能會愚弄你們。他們的內心可能充滿了對這片土地財富的貪婪…不要完全信任他們。若河流裡流淌的是毒藥,你們就會知道他們戴著的是死亡的面孔…」

歷史顯示,這兩條預言都或多或少地成為現實。「淺膚色種族」確實來了,有些戴著手足情誼的面孔,有些則戴著死亡的面孔。

十七世紀初,法國探險家山姆‧德‧尚普蘭等人在五大湖地區與阿尼什那貝族接觸。他們只尋求貿易並帶來了許多禮物,包括金屬刀、斧、水壺和鍋、編織布、大衣和彩色玻璃珠。這些人以手足情誼前來,受到了原住民的歡迎。阿尼什那貝族透過和平儀式和聯姻將法國人融入他們的社會,並由此產生梅蒂原住民社區的一部分。

然而,東北海岸的阿尼什那貝族遇到了戴著截然不同面孔的新移民。正如預言所示,其河流確實流淌著「毒藥」,專家們現在認為是鉤端螺旋體病,一種隨船而來的人畜共患病。這種「毒藥」奪走了無數原住民的生命。許多原住民的村莊被摧毀,同時被摧毀的還有阿尼什那貝族數千年來精心照料的花園天堂。

因此,第四條預言的兩面都應驗了。

第五位先知說:「在第五把火的時候,將會出現一個大鬥爭的時代,所有原住民的生活都將受到強烈影響。在這把火即將熄滅之際,族中將出現一位承諾帶來巨大喜悅和救贖的人。若族人接受這個新方法的承諾,而放棄古老的教義,那麼第五把火的鬥爭將伴隨著族人許多代。即將到來的承諾將被證明是一個虛假的承諾。所有接受此承諾的人,將導致族人幾乎毀滅。」

結果,英法探險家們帶來了傳教士,他們透過自己的信仰體系許諾永恆的救贖,成功地使許多阿尼什那貝族人背離了長輩的教誨。

歐洲商人誘使原住民放棄傳統的生活方式,透過大規模貿易,實現經濟發展和繁榮。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性措施強加於阿尼什那貝族,他們的傳統生活方式迅速衰落。

因此,第五把火的鬥爭伴隨了該民族許多代,而第六把火的時代也來了。我們將在下一集節目中探討「七把火」的其餘預言。

分享
分享到
嵌入
開始時間
下載
移動端
移動端
蘋果
安卓
用手機觀看
GO
GO
Prompt
OK
App
掃描二維碼,下載應用
蘋果
安卓